Chem. Eur. J. :基于小分子螺吡喃的光刺激響應型粘合劑

  • A+

<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box-sizing: border-box;">

青島科技大學吳中濤和解從霞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基于小分子螺吡喃化合物的強力粘合劑。通過在螺吡喃骨架上引入一條烷基短鏈,螺吡喃體現出了高強度的粘合性能,并實現了光照刺激對粘合性能的多重調節。

借助于自組裝等行為,小分子有機化合物能夠依靠其形成的有序結構,體現出復雜多樣的功能。而在無序狀態下,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缺乏分子間的共價鍵連接和強大的分子間作用力,使其在高級功能材料領域的應用受到了限制。比如,在粘合劑領域,研究者傾向于發展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來提高粘合性能。近年來,以偶氮苯光致結構異構化為基礎,光刺激響應型粘合劑得到快速發展。熱力學穩定的反式偶氮苯,能夠引導材料內部分子處于有序結構狀態,使得材料體現出良好的粘合性能。經紫外光照射后,反式偶氮苯異構化為順式偶氮苯,促使材料轉變為無序態,導致粘合性能消失?梢姽庹丈,則能引起相反的結構變化和性質變化。借此,該類粘合劑實現了光調控的粘合性能“開-關”。需要指出的是,該類粘合劑的分子量多在1K以上。


同樣做為常用的光敏分子之一,螺吡喃類化合物則很少被發展成為光刺激響應型粘合劑,究其原因,在于固體螺吡喃化合物難以實現光致異構化。吳中濤和解從霞課題組曾在螺吡喃的吲哚氮上引入烷基長鏈,實現了室溫條件下的固體螺吡喃光致異構化,但并未發現該類化合物體現出較好的粘合性能。該課題組推測,應該是此種螺吡喃的“T”型結構保持了分子的有序排列,減弱了分子間纏繞作用力。為了增強螺吡喃分子間的纏繞作用力,該課題組設計了一種線型螺吡喃,并通過打破分子間的有序排列,使螺吡喃在無序狀態下體現出了強大的粘合性能。具體來說,該研究將分子量小于500g/mol的線型小分子螺吡喃加熱-冷卻處理,得到了一種處于無序狀態的固體螺吡喃。在加熱和光照刺激下,該種無序固體螺吡喃可以呈現出五種不同的顏色變化,在不同顏色狀態下,該螺吡喃化合物具備不同的粘合性能,最大粘合力可達~8MPa,優于已報道的其它類型的光刺激響應型粘合劑,尤其是低分子量粘合劑。在機理研究中發現,該小分子螺吡喃材料中開環異構體的比例和分子堆積密度,是影響粘合力變化的調節因素。


該種小分子粘合劑具備合成簡便、易回收利用、易清潔和抗疲勞性強等優勢,相比較于其它類型的光刺激響應型粘合劑,該種材料實現了對粘合性能的多種光致調節。該項工作,為設計以小分子化合物為基礎的先進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論文信息:

Disor{attr}3226{/attr}red low molecular weight spiropyran exhibiting photoregulated adhesion ability

Lei Zhang, Yawen Deng, Congxia Xie, Zhongtao Wu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DOI: 10.1002/chem.202200245


weinxin
我的微信
關注我了解更多內容

發表評論

目前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