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黃連素修飾殼聚糖

  • A+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簡稱“中大”,由孫中山先生創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等,是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成員。

截至2019年7月,中山大學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開設132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4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59個,有專業學位類別37種,有全日制學生51300人。有專任教師3924人。

殼聚糖(chitosan)甲殼素N-脫乙;漠a物,甲殼素、殼聚糖、纖維素三者具有相近的化學結構,纖維素在C2位上是羥基,甲殼素、殼聚糖在C2位上分別被一個乙酰氨基和氨基所代替,甲殼素和殼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細胞親和性和生物效應等許多獨特的性質,尤其是含有游離氨基的殼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堿性多糖。

殼聚糖分子結構中的氨基基團比甲殼素分子中的乙酰氨基基團反應活性更強,使得該多糖具有優異的生物學功能并能進行化學修飾反應。因此,殼聚糖被認為是比纖維素具有更大應用潛力的功能性生物材料。

黃連素亦稱小檗堿,是從中藥黃連中分離的一種季銨生物堿,是黃連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色針狀結晶,味苦。

中山大學某課題組與化學定制合成網合作,將黃連素通過link連接到殼聚糖上。


weinxin
我的微信
關注我了解更多內容

發表評論

目前評論:0